4月22-23日,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学院师生参加了2022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和导游服务两个赛项。经过激烈角逐,旅游英语专业2021级学生杨雪淞(指导教师:谢金艳)、智慧健康养老专业2021级学生夏天赐(指导教师:刘卫红)在英语口语赛项中分别荣获英语专业组和非英语专业组一等奖。旅游英语专业2020级学生丁依铭(指导教师:党洁)、李妍(指导教师:程云艳)在导游服务赛项中荣获三等奖。
19所高校、40名选手“云端”口语竞技
共同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
本次英语口语市赛第一次增设了“中国故事”演讲模块,也是第一次采用了线上参赛的模式。来自北京19所高职院校共40名选手参赛开展“云”口语竞技,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。在“中国故事”环节,主赛场依次播放参赛选手提前录制的演讲视频,同学们从团队合作、劳模精神等角度出发,结合北京冬奥会、疫情防控等背景,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、中国精神、中国文化。共同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
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程晓君,院长乔东亮观摩指导比赛。
“那段在拼搏中蜕变的过程,弥足珍贵”
一等奖背后的故事
2022年1月至4月,国际学院整合教学资源,选派程云艳、李青、谢金艳、党洁、刘卫红等5名骨干教师,对各位参赛选手进行一对一、全方位、多维度的培训指导,从语音语调、应变能力、仪容仪态等方面着手,帮助参赛选手全面提升“英语+”综合应用能力。备赛期间,杨雪淞同学因疫情防控原因在校内隔离。密闭的环境为备赛带来无形的压力,而指导教师谢金艳每日数小时的线上辅导,成为支撑他前进、渡过难关的最大动力。为了保证参赛作品达到最佳质量,杨雪淞在7天的时间里,前后编写了6版演讲稿;受场地所限,他一个人反复录制视频,只为呈现最标准的发音与礼仪、找到最合适的演讲背景,4月16日24:00是视频上交的截止时间,杨雪淞从下午5点半一直录到凌晨,共录制240个版本,谢金艳老师说:“This is your trophy(奖杯).”凭借5个月持之以恒的备赛积累和比赛现场的精彩表现,最终,杨雪淞以18.5分(满分20分)的优异成绩荣获英语专业组第一名。
一等奖背后的故事
▲杨雪淞以“Spirit of Teamwork”为题,用英语讲述北京冬奥会中的团队精神(视频截图)
赛后,杨雪淞说:“参赛的经历使我收获颇丰,不仅提升了逻辑思维、语言表达能力,更锻炼了抗压能力。当比赛结束的那一刻,我回想起了备赛以来的点点滴滴,突然发觉比赛结果其实并不重要,那段在拼搏中发生蜕变的过程,其实才弥足珍贵。”
连续承办十届赛项
为英语类技能人才成长搭建交流平台
自2012年至今,在教务处、国际学院的精心组织和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,国际学院已连续成功承办十届北京市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。为保证本次大赛如期安全举办,结合当前疫情形势,学院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“云”办赛形式。
为英语类技能人才成长搭建交流平台